我沒有想到,可以在Advisor的房中,面對著她,我哭了出來
哀傷和憤怒,一些好像不會在平時我表現出來的情緒,一發不可收拾
城市發展...沒有人可以完全理解我的思緒
即使住在舊區很久的人,只因大家的價值觀不同
"3個舊區.
從旺角西洋菜街舊居's >> 觀塘 find>> now destroy by重建
mainly 導火線:
市建局d人點講,利用了街坊
而當我發現佢改的範圍係咁勁,不準車行的商業酒店區,
我已經好失望
覺得太遲先去關注呢件事,太遲去發聲
痛心, 因為我見到佢地d stuff點樣同市民explain,
而市民沒有反抗能力,只能接受 (那些發展是必然的態度!)
不斷將新的planning講到有幾好,舊區多麼不濟
我知道舊區必然有問題的, 只是一個願意去保留一個地方特色的政府,
我諗不是要把所有野都拆晒,
更重要,應該係唔好等到有問題先黎處理
而係keep住,活化一個地區,
empower一個地區的街坊
由細個,觀塘食飯,中段,觀塘補習見到的境色 (apm的出現令到整個觀塘的模式轉變,多了高樓商業大廈)
到大學,在翠屏邨做實習,學習empower邨內婦女...
觀塘對我的meaning在轉變
但始終不及小學和幼稚園都在mk的生活
正是我從前是讀HK ISLAND SCHOOL,這些舊區對我來說更加珍貴
因為我知道不是每處地方都係咁樣
舊區的中環化和金鍾化,連鎖店化都不等人
3個星期,我可以做什麼??
收集more story
question: 我收集來幹什麼?
叫他們俾d物件?
叫他們形容?
其實我個樣唔似做呢d.關心呢d,but who cares?
婦女勞工協會, in my memory
wt's 裕民坊 n apm mean to me? (因為有apm,把成個觀塘都變得好勁, ie 原來工業區可以有好多potential to upgrade)
有一個apm是好的,但不需要把將來這些area都變n個apm
我對舊區的真正體驗,在2000前的旺角,年份在這個時間對我來
因為我沒再長高,父母的樣子,自己個樣年年都差不多沒變,身邊的
中一下學期搬到藍田後,我住在一個比較舒適的環境裡,
觀塘, so far係我可以好近再次接觸舊區的地方
還有深水po,所以喜歡去娑娑家多過grandma在德福的家
喜歡街道的不規則,喜歡那裡住宅區工業區商業區的和諧共處
喜歡一邊的寧靜而另一邊熱鬧,互相交替
冇樣野係冇自己情感...就做一件work,係so ching yee, 係22歲睇呢個社會的work
這個香港不需要有多個stella so,只是對香港人,那種對社區自以為是,有地就要起樓黎賣的態
最直接,我知道,可能係搞tour同當地婦女/新移民/老街坊展
將來觀塘係邊個黎管,我唔知
但一個地方係咪所有權都0係gov't 手裡,我很懷疑
不是以人為本嗎? 拆卸後胡亂劃個地區沿用舊街名,這樣叫留下街道特色嗎?
永遠記得那個八月的晚上,我的哀傷,那個在藍田地鐵站推薦的觀塘
完全是趕盡一批人,再吸納另一批人
點解我們不可做點事?
社工都係做admin野,都係政府請的確
以前的熱鬧在街上,現在是在apm
不過,我也只能做2000-2010年的觀塘, ZERO的觀塘
希望,這種情感,係可以投放入我的 FYP中
現在我想找多些人做訪問,
一些住在舊區/對舊區有第一身經歷 (特別是官塘)
想紀錄從不同人口中說說他們的故事...
有可能在星期五前做到嗎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